热门话题:山海情
一、话题导读《山海情》是 2021 年孔笙、孙墨龙执导的脱贫攻坚剧,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电视剧《山海情》主题思想突出,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扶贫干部形象真实生动,苦口婆心,脚踏实地一家家一户户做思想工作,体现了党的政策,是符合现在国家号召全面脱贫政策,是一部非常紧随时代特色的国产好剧。《山海情》是一篇标准的命题作文。创作团队领受的任务,只有“扶贫”这一宏大主题和“平民视角、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整体性要求。最值得备考学生关注的,是“精准扶贫”这一宏大主题。从高考、申论的内容呈现而言,有可能由“精准扶贫”中蕴藏的各种事理、各类人物事迹提炼出一个论题,然后依此写作。
二、经典台词
1.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是争气。
适用主题:努力、奋斗、拼搏等
2.可是再穷,也不能把骨头穷没了。
适用主题:民族气节、志向、骨气等
3.要投入才会有回报,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适用主题:努力、付出、目标长远、反对不劳而获等
4.做人不能太张扬,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才是“本事”。
适用主题: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
5.我觉得人最怕的就是懒惰,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有激情,这就是好事情。
适用主题:勤奋、向往与追求、积极向上等
6.认认真真工作,幸幸福福生活,不怕今天的苦,收获明天的甜。
适用主题:先苦后甜、生活态度、幸福等
7.其实人和溪水一样,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成长励志等
8.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里,哪儿也能再扎根。
适用主题:传承、改革创新、担当等
9.独木桥有独木桥的好,它危险,但是让人警觉,那高速路是平坦,但是人容易麻痹,就容易出事故,而且高速路速度快,一出事就是大事嘛。
适用主题:欲速则不达、选择、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忧患意识等
10.只要这个孩子在我学校一天,我就得让她多学点文化知识,哪怕她以后走了我管不了了,至少肚子里还装着知识,那以后都是有用的。这也是我们当老师唯一能给学生留下的。
适用主题:初心、敬业、教育等
三、人物原型
1.凌教授——林占禧
黄觉饰演的凌教授,不仅研究防风固沙草、帮助村民种菇,还负责解决销售问题,很多观众看到后觉得很扯。凌教授的原型是林占禧教授,他的身份和事迹跟电视剧里呈现得大差不差,真的带队奋战在条件恶劣的一线,还义无反顾帮菇农解决滞销问题。为这项事业,林教授还做出了不少牺牲:放弃美国农场主开出的 8000 美元月薪工作(是工资上千倍),差点进鬼门关 4 次,患重病,被绑架,肋骨断了两根……他的弟弟还在扶贫一线牺牲了。
2.张树成——李双成
最后张树成因为车祸牺牲了,有些观众还疑惑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角色写死,因为这是原型人物李双成真实的结局。戏里张树成在扶贫一线为村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鼓动村民前往吊庄、建扬水站、通电、解决欠工程款问题、劳务输出……甚至还在施工现场帮手搬运建材。现实中,李双成虽然在闽宁镇的工作时间只有 10 个月,但一直奔波在扶贫一线,事迹比戏里的还多得多,而早先在别的镇工作时,他也是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跟村民打成一片,忙到患上了尿结石,没时间跟家人相处,还经常仗义疏财帮助别人,自己却连买福利房的 5 万块都拿不出来……命运无常,没想到他遇上了车祸,连儿子的订婚仪式都没能参加。
3.马得福——谢兴昌
黄轩饰演的马得福,也是忙碌在一线、问题永远解决不完的扶贫干部,靠一部 28 寸单车,在绵绵不绝的黄土地上翻山越岭。马德福原型是福宁村原村支书谢兴昌,戏里马德福遇到的困难,他一样没少,在更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一步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3.吴月娟——林月婵
姚晨饰演的援宁干部吴月娟,虽然戏份不多,但解决了很多大困难,比如:坡改梯增加耕种面积、给村民找免息贷款、安排劳务输出、帮凌教授解决飞机运费问题……吴月娟的原型是福建省闽宁办原主任林月婵,曾在宁夏工作十年,事迹跟戏里呈现的差不多,2015 年被评为“感动宁夏十大人物”。以上这些原型人物,只是影视化甄选出来的代表,实际上在这项事业中,背后还有无数人的汗水和成就。扶贫工作,远比戏里呈现得要艰难十倍,以至于目前已经有 770 多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根据 2019 年 9 月新闻数据)
5.白校长——所有执教
有网友发弹幕评论《山海情》说:“我所有的眼泪,都给了白校长!”校长本不用吃这样的苦,年轻的时候他去涌泉村支教。后来,因为舍不得那里的孩子,他选择留在这片荒漠上扎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孩子们!而在现实生活中,
20 多年里,一批又一批援宁支教的“白老师”带着希望而来。白校长的原型人物张玉滚,河南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校长。这位原型校长,面对的不是戈壁沙尘,他所任教了一辈子的学校是位于河南豫西伏牛山深处,环境闭塞,海拔
1600 多米,从黑虎庙村到镇上,要走 6 个小时的山路。当年来自黑虎庙村的 21 岁张玉滚,苦读考上了南阳师范学院,20
年前,一张正规师范大学的毕业证,足以让张玉滚远离贫困的乡村,在城里得到一份待遇丰厚的体面职业。然而最终选择留在山沟,几十年来始终如一日,坚守着教师的岗位,为深山里的孩子传授知识,收入 微薄,却一心为了孩子,还资助过几百名学生上学。
四、相关写作角度
角度 1:脱贫攻坚,伟大进程。
《山海情》表现的是时代宏大主题:脱贫致富。扶贫是国家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关键一步,《山海情》中脱贫这一案例也是现代化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其间无论是种蘑菇还是搬迁的矛盾,其根本上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该剧以真挚、朴实、接地气的风格,将宏大主题、精神传递与浓郁风土人情无缝融合,在荧幕上绘制出扶贫路上鲜活生动的时代图谱,以鲜明的创作特色和倾注匠心的艺术表达“破壁”,展示出中国脱贫攻坚道路上洒下的汗水与智慧。
角度 2:青年责任,家国情怀。
《山海情》的情感力量不仅震颤着亲身参与国家建设的祖辈父辈,由于主角们都是乡土中国中的年轻人,这段扶贫史亦可看作是一群年轻人的成长史、情感史,从而突破了年轻群体阶层的认同。在扶贫工作中,一些年轻人将所有的亲情、友情、爱情最终升华为一种价值观层面的民族情感。那是一种隐匿在宽厚温润的西北话,潜藏在尘土里起起落落的深耕与汗水,艰苦奋斗的生命韧性;是存在于东西协作扶贫两方,镌刻在闽宁镇名字中的同心合力;是渴望改变命运、实现富强的执着信念。
角度 3:平凡人生,现实矛盾。
《山海情》这部剧不避讳现实矛盾的呈现,毫不掩饰地揭示贫穷所滋生的各种社会痛点和难点。马得宝外出打工,误入毫无安全保障的小煤窑,受伤后受到煤老板的驱逐;白老师的学生未满 16 周岁却被家庭要求退学打工;企业好心捐赠的电脑甚至无法开箱,因为没人会用····这些曾见于社会新闻中的问题不加修饰地展现,充分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态度。深入生活,关注老百姓的疾苦,直面现实,直面矛盾,表现出真实的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跨地域跨时空的共情共鸣。
角度 4:扶贫必扶智,教育改变未来
“读书无用论”让那个年代里的无数寒门孩子失去了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时的利益与一辈子的命运,哪头轻哪头重?他们拎不清……只有白校长一个人,坚定不移地站在“必须念书”的阵营里。舍弃一切,只为了心中理想的教育白崇礼曾写了无数封报告给教育局,终因经费紧张,经费一直没批下来。他没办法,安分守己了一辈子,活到五十多岁,却做了一件“糊涂事”——把福建工厂捐的教学物资电脑给卖了。他不是不知道这件事犯法,还要受处分,但为了孩子们、为了教育,他赔上了自己的光明前途。白校长用尽一切为山区孩子的教育事业而奔波,因为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学习能让人一生受益。
角度 5:艰难方显勇毅
《山海情》中的“难”:学习很难,就业很难,工作很难,现代社会中,“难”成为挂在很多人嘴边的一个熟词。但有几个人的难,能如《山海情》的得福们?得福们的难,是被命运逼到了死角之中却依旧毫无还手之力的无助、无奈,但就是在这样的万难之中,他们依旧扎根于戈壁滩上,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拼搏着当下。难,没有吓到他们,反而磨砺了他们的无限坚韧,无限善良和无限努力。
五、剧集评价
01.《山海情》全方位还原了中国二十世纪 90 年代的扶贫工作,细节呈现十分全面。该剧刻画了多个扶贫干部的鲜活形象。主角马得福是宁夏当地的村干部,为了完成脱贫的工作,他豁得出去,也足够踏实;以陈金山为代表的福建扶贫干部,积极克服困难,全心全意为扶贫事业服务。作为南方人的陈金山刚到西北时,既要克服语言沟通的难题,也要克服水土不服。剧中,他才在西海固睡了一晚,第二天起床就流了一脸鼻血。当这群扶贫干部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之后,便开始源源不断给村子带来新思想和新政策,例如,为解决劳动力闲置问题,他们安排村里的闲散青年到福建打工;为帮助村子发展第一产业,他们邀请专家革新农业技术,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农作物。(《羊城晚报》评)
02.《山海情》以展现东西协作扶贫下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闽宁模式”是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命题。该剧所展现的脱贫故事,不仅仅是在阐
述一个地区的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历程,还聚焦放大其中“人”
的故事。剧中,重大命题借由一个个平凡人物的故事建构,伟大建设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以个体缩影为叙事基点,以时代变迁为讲述脉络,通过描摹群像抒发家国之志,向来是正午阳光团队擅长的创作模式。该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采用
“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的创作方式,制作方还原年代气质的种种努力,都为剧集增添了真实的力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金陵晚报》评)
03.《山海情》通过高级化的影视语言记录了扶贫攻坚的真实,又摆脱了卖惨之后再强行煽情的苦情底色,整部作品在写实的基调中融入了昂扬和喜感。第一集中,“洋芋吃够了”的娃娃们结伴离家出走的一幕,在影像表达上颇具诗意,呈现出年轻一代对好日子的向往,也点出了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全剧主题。人物脸谱化、扶贫桥段符号化、表达空洞化是很多扶贫剧的通病,而《山海情》在艺术表现力上打破了此类题材的瓶颈,它以高能剧情和抓人节奏展开叙事,作品的魅力更多还来自于生动真实的时代群像。(《北京日报》评)
04.《山海情》一开篇观众就能随着镜头真切体会到。画面中,西北农村真实的年代感、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域风情、坚韧炽烈的当地民风和挣扎求生的民生之艰让人身临其境。贫困之苦、脱贫之难写在每个村民脸上,演员身上的衣服就像用风沙洗过一样,轻轻一拍扬起一股烟。西海固移民途中遭遇沙尘暴而被击伤头部的剧情还原了“干沙滩”的真正内涵。
(《北京晚报》评)
05.《山海情》电视剧的开篇,一个生活环境艰苦、村民观念根深蒂固的涌泉村便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一秒回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西海固。该剧以朴实、接地气的叙事风格,温情细腻的视角,描绘出扶贫路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串联起角色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该剧画面中全体人物灰头土脸的造型、简陋的办公室与漫天黄沙的户外环境,高度还原了当地 20 世纪 90 年代贫困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地域特征,更是通过“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蚊子都能把人给吃了”“饿得直吐酸水”等村民看似幽默实则质朴真切的抱怨,全面立体地再现故事主角所处的环境,种种细节离不开一个“真”字,获得不少观众点赞。与剧中贫困、萧条的环境产生鲜明对比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是鲜活、生动、有情的。该剧聚焦放大了“人”的故事,以细节绘深情,将更多的温情和“烟火气”呈现给观众。该剧采用纪实的创作手法,剧中没有领导讲话,没有说教口号,没有脸谱干部,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接地气的故事与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该剧不说教,不煽情,细节处见真功夫,该剧打开了主流题材创作的新路径。此外,该剧在语言风格上,也衍生出了新“玩法”。(《光明日报》评)
06.《山海情》在一片好评中收官,很多人感慨,没想到一部主旋律扶贫剧竟成了“剧王”。若以流量剧标准看,该剧算得上“土得掉渣”。千沟万壑、戈壁飞沙,土坯房、地窝子,以及人人脸上的“高原红”,全景呈现三十年前大西北“苦瘠之地”
的贫困艰辛。它没有为时代加“滤镜”,也没有渲染人物“高大全”,更没有回避移民扶贫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普通个体的复杂心态。恰恰是这样的“有生活、没口号”“有苦难,更有苦干”,将曾经的亲历者,更将无数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带入到历史现场,去见证了一段苦尽甘来、创造未来的奋斗史。善良者对善良者的祝福,奋斗者对奋斗者的珍重。这样的作品火了,折射的正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成功。西海固那段真实的人间奇迹,呈现的是时代的纹理,传递的是时代的声音,展现的是一代人几代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群像。而其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过往大众所不熟悉,过往影视剧更很少“原生态”呈现的。(《北京日报》评)
六、佳作欣赏
《山海情》观后感
最近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该剧艺术再现了闽宁扶贫协作的感人故事。1996 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0
多年来,一批批援宁扶贫干部真心奉献,一波波闽商在宁创新创业,一代代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像剧中马得福这样的扶贫干部们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干担当,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
山花落尽山长在,终日看山不厌山。扶贫干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坚决响应党的号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剧中扶贫干部马得福也曾对政策一知半解,当村书记向他解释清闽宁协作的重大意义时,他眼中看到了未来,脚下坚定了步伐。东部支援西部 20 多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形成了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把产业协作扶贫作为关键,把生态环境改造作为基础,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在“马得福们”带领下,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笑声多了,村里小康住宅鳞次栉比,通村公路整洁干净,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中一片繁荣盎然的景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扶贫干部要有海一般的伟力努力克服艰难险阻,铆足干劲,攻坚陷阵。都说“贫困群众要脱贫,扶贫干部先脱皮”,在艰苦条件下、在百般困难中“马得福们”以“越雪山、涉险滩”的精气神,啃下扶贫这块“硬骨头”,成长为担当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他们不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为的就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生成泽广时芳茂,鱼水情通乐韵谐。扶贫干部要时刻情牵百姓,心系民生。“马得福们”深知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扶贫干部要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激发起乡亲走出贫困的内生动力,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要常奔波于田间地头、常穿梭于农家小院,让大家闻到扶贫干部身上的泥土味儿。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因此,扶贫路上切忌搞“一刀切”,扶贫干部务必要结合每个贫困户的特点和原因,逐人逐项走访摸底,询查贫困现状、探寻贫困根源,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靶向用药”、“一户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准施策。山海相会,东西协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扶贫干部当不以山海为远,勇挑责任重担,提高工作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懈奋斗。
七、精彩时评
“准 00 后”看《山海情》:最“土”的,也是最浪漫的
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开始于 1991 年,比我的出生早了近 10 年。简陋破烂的住房、黝黑脸上厚厚的灰、乡土味浓重的方言,以及,质朴如尘埃的生活。在这个“流量时代”里,怎么看都不像会火的样子。可就是这部“土的掉渣”的剧,不仅从头到尾紧紧揪着我的心,并且在年轻用户居多的豆瓣,收获了 9.4 的“超高评分”。《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援建下,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故事。这是一部跨越了 25 个年头,大开大合、扣人心弦的时代史诗。直观来看,剧中的方言、人物造型、房屋、生活用品、环境都在努力地还原真实历史,这与剧组、演员们艰苦、严谨的浸入式体验密不可分;更细致一点,剧中人物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小动作、一个语气词,都让我感觉到这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看似故事有些遥远,却会刷爆网络、好评如潮,让无数
90、00 后为之着迷,正是因为它呈现出的不仅是历史,也是当下;扶贫之外,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最本质的内核——就算生活本身足够悲壮,我们也都在努力过得好一点。这,正是《山海情》能把历史的故事写进年轻人的心的
“秘诀”——透过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命运变迁展开历史画卷,用有筋骨、有温度的故事把年轻人带入历史现场,这样的剧才是会被年轻人喜爱的动心剧,也才是对年轻人、对历史、对时代负责的良心剧。对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来说,除了认识、了解了一段历史以外,《山海情》带给大家的震撼还有很多。
一是“艰苦、奋斗、坚持”这几个从小就在说的词,挣脱扁平化的概念,刻画出清晰的形象,并留下了荡气回肠的回响。漫天的黄沙、崎岖的山路、“臭气熏天”的蘑菇棚,像是一个个拷问——这样的苦你能吃吗?你有什么理由抱怨累而不奋斗;而海吉女工们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合格工人,以及从吊庄前的“未来是个啥”到整村搬迁后的“未来真的来了”,都提醒我们,想要担当重任,就不能浮躁冒进、急功近利,厚积方能薄发。
二是理想与奉献带来的热血沸腾。剧中得宝、水花、大有叔等普通村民们,他们没有高学历、没见过大世面,即使一粒汗珠摔八瓣,即使黄土滩上多坎坷,也一直不曾放弃让生活更好的梦想。还有说着“菇民任何问题都是我们要无条件解决的大事”的凌教授,把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即使自己受处分也要为孩子们负责的白校长,以及以马得福为代表的基层干部,恪尽职守、昼夜奋战,躬行着“一切为百姓着想”的承诺。我们因奉献而感动,他们因理想而浪漫。
再用心想想,“最崇高”的理想背后,其实是“俯得最低”
的身子。剧中多次提到了“扎根”。无论是村民、基层干部,还是福建帮扶人员,都深深把根扎于脚下的土地——认认真真劳动,踏踏实实工作,全心全意服务,俯下身去,扎进土里。正是因为有着这无数扎根基层的人,祖国的建设步伐才走得更稳,青年的价值也在时代进步中得以实现。电视剧结尾部分,看着在镇上开了超市的水花,得福感叹“水花的日子终于翻过来了”。实际上,“日子翻过来了”的又何止水花?又何止电视剧里的“水花”?电视剧外,闽宁村原村支书谢兴昌回想起当初村子在一篇戈壁滩上破土动工、还年轻的他在奠基仪式台下掉眼泪的景象,很是感慨,“虽然那时闽宁村还是一片荒凉,但我知道搬出山沟沟就一定会有希望”。再看如今的闽宁镇,宽阔干净的公路、整齐的建筑、热闹的集市,作为移民区镇容镇貌已经超越了不少当地乡镇。放眼望去,无数个青年“谢兴昌”正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为建设“闽宁镇”尽心尽力。而正是无数个“闽宁镇”,组成了我们的中国,我们脚下站立的土地。
今天中国的成就,凝聚了一代代前人的血、汗、泪。未来中国的画笔,握在新时代青年们的手中。站在“十四五”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铺展的时代画卷为广大青年带来的是机遇,更是责任与担当。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守住信仰与初心,坚守理想,铭记奉献,“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可能正是《山海情》想要告诉我们的。(来源:未来网 作者:吕京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