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击 发表于 2024-5-14 00:54:07

《像曹操一样活着》作者:李师江

《像曹操一样活着》作者:李师江
  内容简介:
  一部曹操的正史传记,讲述曹操的一生。本书讲述曹操如何由一个人所不齿的浪荡公子,“阉宦余孽”而凭借自己的权谋、机智和才学,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沉浮,一步步地上升,并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凌驾帝王之上。读者将看到一个善权术,性狡诈,而富...
  第一章 人小鬼大
  1 长得不帅怪爹娘
  曹操这小子并非历史上正点的英雄,所以他出生时分,他娘并没有梦见一条龙横空出世,或者看见霞光万丈等等征兆。这些征兆是给历史上偶像派的英雄准备的。
  这小子长得貌不惊人,不但貌不惊人,而且长得相当坷碜,身材短小是不说了,相貌还相当委琐。凭这幅尊容,估计长大后当个流氓地痞的二把手比较合适。曹操自己也为这副尊容犯愁过,比如后来当了魏王,要接见匈奴的使者,想想自己是国家的真正一把手,样子与知名度太不匹配,恐怕镇不住外宾,而且还要被当成笑话呢。于是叫了一流的帅哥崔琰,冒充自己,自己捉把刀冒充侍卫,站在一边。接见完毕,又故意去派人去问匈奴使者,咱们魏王怎么样,长得不错吧?使者说,魏王很帅,可是旁边那个捉刀人,更酷,肯定是个大英雄。曹操一想,娘的,要是传到外边去,说曹操只不过是个帅哥,连他旁边的捉刀侍卫都比他更有英雄气质,那岂不是更砸坏了牌子吗?更何况这人眼睛这么毒,让自己原形毕露,留着是个祸害。
  最好的办法就把匈奴使节给杀了。于是曹操就这么干了。
  可怜这个眼睛贼亮的使者白白送命,都是曹操相貌自卑惹的祸呀!
  哪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跟贾宝玉一样可爱,当成超级宠物来宝贝。可是曹操长得太不可爱了,没这种命,在家里并没有得到母亲的精心呵护。而且他老爹呢,也不怎么关心教诲他。为什么呢,他这个老爹曹嵩虽然也是做官的,可是没什么文化,爱财如命,他一辈子的精力放在聚敛财产,以及用钱买官这种粗活上。一个没文化的政治爬虫,怎么可能懂得教育、懂得言传身教熏陶下一代呢?
  小曹操在家里精神是相当无依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很孤苦,所以他特喜欢在外边混。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呢,有主见,有心机,这是成长的一般规律。小曹操经常和死党袁绍一起,打扮成很酷很新潮的游侠样子,到处晃荡,挖空心思搞恶作剧,反正是除了好人好事,什么都干得出来。
  有一次这两哥儿们看见一村里有人在举行婚礼,来宾正吃得高兴着呢。看见别人干好事,他们就条件反射地动歪心思。两人趁着宾客散席的混乱场面,溜进庭院大喊,有小偷呀,快抓小偷呀!不出小鬼所料,大家都乱成一团去找小偷,连新郎也慌里慌张地出来凑热闹。两人一声奸笑,一使眼色,像很职业的淫贼一样溜进洞房,把刀架在新娘子的脖子上,叫道,小娘子,还是乖乖跟我们吃香喝辣去吧。就这样把新娘劫走了。
  这桩溴事的发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袁绍背着新娘先逃走,曹操则从另一个方向走,而且一边逃走一边喊,小偷在这边,大家快来追呀!大家都跟着他屁股后边跑。虽然大家没抓到贼,但还是很感激这个小游侠的拔刀相助侠义精神。这个结局里曹操不仅用了脱裤子放屁——兵分两路的兵法,而且还诱敌误入歧途,最后还伪善了一把。可以窥见日后军事政治手段一把抓的潜质。
  还有一种结局说,两人劫着新娘逃跑,袁绍这个笨蛋居然陷进灌木从里,怎么整也挣扎不出来。曹操急中生智,喊了一声,小偷在这里!袁绍一急,居然蹦出来了。这种结局体现小曹操的机智多谋。这个心术跟他后面的用的“望梅止渴”之计如出一辙,都是激发人的潜能,来应急目前的困境。
  这事情的最终结局呢,新娘子最后还给人家呢,原封不动地还给人家。两人还小,吊毛都没长齐呢,还不懂得有比抢新娘更爽的事呢,只不过是为了体会恶作剧的快乐而已。不过俗话说,小时偷金,长大偷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规律,曹操日后落下了喜欢抢别人老婆的恶习,这个习惯可不太好,后果比较严重。最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公元197年,曹操43岁的时候,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老色鬼了。宛城军阀张绣来投降他,结果他把张绣的婶婶即张济的妻子强行拿来做情人,这让张绣很屈辱,怀恨在心。结果曹操发觉到张绣的心思,心想,老子要你一个女人,你就敢怀恨,看老子灭了你。于是就商量把张绣搞死,但是不知怎么搞的就走漏了风声,张绣先下手为强,率先反叛,让曹操猝不及防。要不是贴身猛将典韦拼死相救,曹操的老命就丢了。这一仗让曹操发出著名的哀号:“非典,吾命休矣!”可以说,这次抢人老婆代价重大,不仅丢了战斗力一级的典韦,还丢了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的性命。
  在视女人如衣服的年代,这绝对不是爱的代价,是好色的代价。他老爹给他取名叫曹操,绝望不是希望他在操女人在很有业绩,而是要有操守。况且他的字还叫孟德,就是道德要大大的好,实际上恰恰相反,曹操视日常小道德准则跟垃圾一样。
  色鬼们要吸取教训,人世间最爽的事是搞别人的老婆。这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工作,但历史证明,通奸是个好办法;明目张胆抢人老婆,要逼死人的。
  2 搞倒叔叔
  回过头来,说说这个死党袁绍,日后是曹操官渡之战的死对头,两人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现在呢,是太子党,感情不错,狼狈为奸,一起干坏不到哪里去的坏事。但有时候也会闹翻,肆无忌惮的少年,心头热,一闹翻就也恨不得除掉对方而后快。当然,这也许是官宦政治家族遗传的斗争手段,大人怎么干小孩也怎么干。总之有一次少年袁绍跟曹操闹僵了,居然派刺客来行刺曹操。毕竟是小孩子雇佣的刺客,技术含金量不高,趁曹操睡觉的时候用短刀投掷,喀地一声刀掷中床沿。结果把曹操惊醒,这个头脑清晰的小子一下子就意识到刺客在杀自己,判断下次此刻一定会把飞刀投掷得高一些,一骨碌掷下了床。结果第二刀掷中了床上,还是被曹操躲过。
  想想,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日后在戎马生涯中怎能不疑神疑鬼,使曹操成为史上多疑第一人!
  曹操的另一特点是个子小胆子大。很小的时候跟伙伴们一起在河里游泳,突然窜来一条鳄鱼(另一说法是水蛇),伙伴们纷纷躲闪到岸上,曹操却很酷,不但不躲,反而在水里与鳄鱼大战,直到鳄鱼力竭逃跑。这说明小子不但大胆,而且喜欢在人群里脱颖而出,当出头鸟。
  胆子大,又学了点武艺,把自己想象成古代游侠一样仗剑走天下,所以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不敢干的事。有一天又到了很无聊的时候,寻思找点什么新鲜刺激的事情玩玩!该耍的恶作剧都耍了,还有什么没玩过?他聪明的脑袋瓜转动了片刻,所以灵机一动,有了,玩什么?偷窥!
  偷窥是人类潜藏的癖好,现代人是有了先进的遥控设备后才掀起偷窥风潮的。曹操的设备就是两个乌溜溜的眼珠子,难度很大,所以辅助设备是一颗贼大的胆和一副敏捷的身手。
  偷窥谁呢?大宦官张让的家。听说他的私生活非常丰富,去搞些猛料出来让伙伴们分享,也是一大快事呀!
  于是他潜入张让的私宅,贼手贼脚在窗子外窜来窜去。一个大宦官之家,仆人保安一应俱全,哪容得你如入无人之境。不一会儿就被发现了,数十个人蜂拥而至。胆子贼大心理素质巨好的曹操马上用计,扔一块石头到花草处,响声把众人吸引过去,然后自己顺着房梁爬上屋顶,溜之大吉。此为声东击西之计。
  到了十二、三岁,特喜欢走狗放鹰去打猎。他老爹并不想把培养成专业猎人,所以打猎算是不务正业。上文说过,但是他这个没文化的老爹整天忙于赚钱,没什么精力也没什么学识管教他,所以他沉溺其中,和三五个狐朋狗友驰骋山林之间,爽歪歪。不过皇帝不急太监急,他有个叔叔,不知道是不是吃他们家的嘴软,倒是比他老爹更喜欢管教他。当然叔叔没有什么权力直接管教,经常给他老爹打小报告。他老爹呢,自然地,就会把曹操叫过来教训一番:打猎是没什么前途的,做官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没学问,没口碑,只好拼命捞钱去买官,买了一级又一级;你呢,多读点书直接靠学问去做官,就不要学我这一套,赚钱了买官买官了又赚钱,我这样子很累的,多长点学问被专家推荐去当官,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多次教训让曹操很不爽,心想老子不管我你小子倒插一手,看来不得不教训一下叔叔了。有一天在路上遇见叔叔,曹操诡计一出,突然脸部抽搐,嘴巴歪斜。叔叔过来问道,曹操你干吗了?曹操答,我、我中风啦!
  这个爱打小报告的叔叔大惊,立马告诉他老爹曹嵩。曹嵩知道消息,赶紧把曹操叫来,却看不出一点中风的迹象。曹嵩问,儿子呀,你叔叔不是说你中风了吗,难道这么快就好了吗?
  曹操心里窃笑,装作可怜兮兮道,没有啦,根本就没那回事,可能是我叔叔一向不喜欢我,喜欢在你面前造谣吧!
  这个老爹头脑比较简单,轻易就相信了曹操的话,以后就不太相信他叔叔的小报告了。于是曹操过上了没有人打小报告的幸福生活啦。
  3 不求甚解
  对一般的读书子弟来说,可以肯定,小曹操是个桀骜不训的问题少年。在家里缺少情感教育,在外头胡作非为。但幸运的是,他生在一个有钱的官僚家庭,不愁吃不愁穿,而且肯定是有书读的。看起来他不像个好学的学生,可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书还是读了不少的,只是可以断定他不是头悬梁椎刺骨的书呆子。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喜欢出去鬼混的小孩子到底读了什么书,能使他日后在打天下之余还搞不忘当文学青年,在文学史上也占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大的坑。
  当时正统的学习内容还是儒学。孔老二的理论,在西汉被董仲舒掀起一个“罢黜百家独自儒术”的运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就失去了多元PK的习惯,儒学搞了垄断,其他的思想只能补充,不能单挑,因此儒学在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还是紧俏货,熟练掌握这门学问的人当起官来是很吃香的。虽然当时的国家的政权被宦官和外戚轮流掌握,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但是在社会中声望最高的是勤修儒学的士大夫阶层。他们管宦官阶层叫“浊流”,把自己叫“清流”,“清流”的代表是被太学生称为“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中举,天下俊秀王叔茂”等几大天王,家喻户晓。虽然宦官们可以把他们整进监狱,甚至可以把他们整死,但他们守住儒学原则,永垂不朽也决不妥协。
  这是儒家士大夫高官的楷模。但是曹操学习的好象跟这些当时流行的儒学理论毫不相干,跟这些儒学英雄的所作所为也相去甚远。因为这些清流英雄第一次被宦官们大规模逮捕的时候,曹操已经有12岁了,如果是孔学弟子,应该有所影响。这个事件历史上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很著名的,就是天下楷模李元礼等200多人被弄进监狱过了半年的铁窗生活,在被判定剥夺政治权利终生,也就是这辈子不能出仕当官后,放回去种田。逮捕的理由是煽动学生交结徒党诽谤朝廷。不过这次事件使得李膺也就是李元礼等人知名度更高了,搞得被逮捕是件很光荣的事。不过曹操14岁的时候,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这次可不得了,有200多号人流血牺牲了。
  从少年曹操所作所为来看,没有陷入儒学的条条框框,而是到处搞欺骗,趋利避害,一个小谎言就治了叔叔,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仁义,什么叫舍身取义。总是,他的小脑袋瓜活络得很,还是他自己的脑袋,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如果考一门《论语》课的话,及格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可以认为,小曹操在四书五经方面是读过但不求甚解,因为这些对他获得少年的快乐生活没有益处。
  但是儒家理论在他后来处理朝廷政务、笼络人才方面是很有用处的,脸上贴着“以德服人”四个到处招聘能人,除了刘备就是他了。他的儿子曹丕后来回忆老爹,说曹操在征战途中特喜欢读书,呆在家里就更喜欢读了,而且读的多是诗书和古典文学。为什么呢,这时候读书很有用,必须用大道理来服人,可以说他是带着问题来读书的。他自己也说,做学问呀,应该要在小的时候,年长后记忆力衰退,读书效果很差呀,经常事倍功半。不过即便这样,我还是要多读点书呀!这话可以推出年长的曹操是个爱学习的人,但也说明年幼的时候呢,还是落下一些功课。不过这个功课落得好,要是幼年就把仁义学透了,学成谦谦君子之风,又怎可在乱世中纵横迂回变通、驰骋天下呢!
  小曹操少年学得最多的,应该是兵法,特别是《孙子兵法》。对他这样的小孩来说,这书实在,也能转化成小诡计来玩转生活,成年后更是起了大用处。如果考这门功课,估计他能得高分,因为他自己做了很多兵法的注解,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13篇,那是有相当的研究。可以认为,他不学怎么做人,喜欢学怎么打人!
  综上,可以这么认为,曹操的读书是一种实用型的读法,原则是书为我用,而不是一头掉进书海淹得半死不活的呆子。涉猎应该颇多但完全凭自己兴趣来选择精读部分。从表面上来看,他跟他老爹一样,不是做学问的料子,祖上积德的话当个混世魔王就不错了。
  那么后来曹操的诗和文章写得还真不赖,拉了一帮子开创了文学流派“建安文学”。曹操的诗呀,写得很清新很自然很口语,很有新气象,就是因为他没扎进诗书里去学文绉绉的很学院派的东西。以后自己有生活阅历了,有感而发,举重若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只有心怀天下不拘一格的人,才能把对宇宙和人生的感觉这么拉家常地信手拈来。所以曹操对诗歌的感觉,完全是个人生活经历和气度中来的,绝不是学院派里磨出来的。
  4 以貌取人
  读书是为了摸到政治这根竿子,当个有特权的国家公务员,然后顺着竿子往上爬,最后混得有头有脸,一呼百应,好光宗耀祖。这是几千年来中国读书的一个最大门路和最高理想。曹嵩买了那么多自己根本看不懂的书让曹操读,目的也就是这个,当个货真价实的官。曹操也懂得这门心思,所以当他在嘴上长了几根毛觉得自己也像个男人的时候,也就捉摸着怎么当官了。
  怎么当官呢?去考试?可没地方考。因为通过考试看你是不是料子的科举制度是唐朝才有的。即便当时有地方考,他也未必考得上,他擅长的兵法应该靠考军事院校,可是古代主要考的是之乎者也仁义礼信,看你对四书五经的理解透彻不透彻。最后一道重点题一般是这样:比如有个孩子,被父亲教训一通,结果一生气就把父亲暴打一顿,把父亲关到屋子里,每天拿点狗屎进去维持给养。那么请问,这个儿子这么做对吗?如果不对的话不对在哪里?答案必须紧扣《论语》中的原话!如果是小曹操来回答,他可能会答: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恭喜你,得零分。
  没有考试制度,又怎么能进入官场。原来当时流行的是品评推荐制度,不用考试,就人给你好的评语推荐就能当官。并非人人都有推荐的权威,如果这样的话,哪个父母不会把儿子夸成一朵花,白痴也能当大官了。推荐人很有讲究,必须是名士,社会公认他有眼力的,如果他推荐了一傻子,牌子肯定也就砸了。因此当时社会上也很流行品评人物,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品人专家,一旦他品人出名,方圆几百里的人就会慕名而来,争当门生呀!为什么要过来当门生呢,假如这个师傅给你一句好的评语,那就相当于一张文凭呀,饭辙有了就。那么那些个著名的品评专家呢,是社会上的大偶像,一举一动都有人学呀。有个叫郭泰的专家,是一流的专家,天王级偶像,走到哪里粉丝们见他潇洒的举止,都会尖叫,有一天他在路上遇上骤雨,躲避不及,大雨淋湿了他头上挺拔的头巾,头巾一角瘪了下来。刚好被他的粉丝们看见,粉丝激动得不行:偶像,你好有型呀,帅得掉渣啦!很快,社会上就流行戴头巾故意折一角,时尚的名字叫“林宗巾”(林宗是郭泰的字)。当时谁要是懂得去注册商标的话,发大财了。天王的魅力可见一斑!
  如果说曹操考试不行的话,那么按照品评来得分的话,结果如何?很不好意思,这个成绩恐怕更低。上文已经说过,曹操的长相不但对不起观众,而且对不起自己,否则不会找替身。品评之风盛行的当时,认为杰出的人物应该是有不同凡响的外貌,至少都会露出端倪。比如说比曹操小6岁的刘备,长得就很不一般,五官长得正点外,两只手长得能垂到膝盖,跟长臂猿进化来似的;还有一对招风耳,自己都能看见,跟猪八戒有得一拼,这都是贵人之相。还有比曹操小27岁的孙权,也是相貌奇伟,很早就引人注目。为什么要强调相貌呢,这是品评人物价值的重要条件。即使没有和奇特的,也应该是相貌堂堂,有男子汉气概的,比如说曹操的死党袁绍就是威风凛然的样子,早年他一直没怎么把曹操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还有一个相貌堂堂的刘表,后来给刘备骗去荆州的那哥们,也是一狂帅之人。他对建安文人王粲的才华非常欣赏,欣赏到什么地步呢?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呢,王粲这个长相跟曹操有得一拼,那是相当的平庸。毕竟女儿是嫁给一个有才华的人,而不是跟那个人的才华睡觉呀,刘表考虑老半天只好作罢。从中可见刘表这个人磨叽的性格,也可见相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下载地址:《像曹操一样活着》作者:李师江.txt (访问密码: 668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像曹操一样活着》作者:李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