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击 发表于 2024-5-16 18:37:41

人教鄂教版2024荆门市重点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1.生物的栖息地1.当气候、食物和水源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会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新环境的行为。2.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地区,骆驼生活在炎热的沙漠里,鱼生活在池塘里。生物的栖息地不同,为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3.池塘为池塘里的动物和植物提供的基本的生存条件:动物可以是以某种植物为食;动物的尸体和粪便沉入水底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泥沙是一些动物的栖息地。4.应当把制作好的生态瓶放在窗台或阳台等光照充足、温度适中的地方。5.改变生态瓶里的条件,如增加或减少生态瓶中动植物的数量都会引起瓶中的环境发生变化,对生物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生态瓶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6.生物能够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是由于这种环境能为它们提供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食物和庇护所等基本条件,这样的环境叫做生物的栖息地。7.栖息地为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地球上的栖息地类型多样,不同的栖息地上生活着的生物也各不相同。生活在沙漠中的蜥蜴。生活在山地上的山羊。生活在草原上的长颈鹿和斑马。生活在海洋中的蝴蝶鱼。生活在森林中的树懒和灰头斑翅鹛。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下雨后,一些蚯蚓会从土壤中钻出来。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当下完雨后由于泥土中的水分较多,导致氧气含量不足,并且蚯蚓被水包裹后无法正常呼吸,所以会从泥土中探出头或是从中钻出来呼吸空气。2.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它们的身体呈圆筒状,分成许多节,体表分布着很硬的刚毛,且能分泌粘液,这些特点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灵活的运动。3.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会避开不适宜的环境,选择适宜它生活的环境4.在炎热的夏天,狗为了散发体内的热量,会时常伸出舌头,通过舌头上的唾液蒸发,可以带走一些身体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5.雨季期间,雨水充足,角马栖息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到了旱季,水槽日趋枯竭,角马会聚集起来向西北迁徙,去寻找青草和水源。6.骆驼生活在沙漠地区,极能忍饥耐渴。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以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7.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结构和自我保护的本领。8.变色龙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是一种保护色。温暖的月份里,北极狐的毛是褐色的或灰色的,但当白雪覆盖大地时,它的毛就变成白色的。这样既有利于北极狐隐藏自己,也有利于它接近猎物。9.用颜色与型态将自己伪装成敌人害怕的样子,来逃避追杀,这叫拟态。枯叶蛱蝶的褐色身体就像一片晒干的枯叶,在这种伪装下,它们很难被天敌发现。10.当动物受到攻击、捕食等外界刺激时,身体静止不动,呈现死亡态的行为称为假死现象。油甲虫在遇到危险时就会躺下装死。3.保护生物与环境1.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2.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因而,要保护生物与环境,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3.在一片草原上,狼的存在,使得食草的鼠,兔,羊等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草原也能够保持繁茂,因此,人们称草原狼为草原生态的天然调节器。4.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5.如果蚊子突然间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而如果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填补蚊子的生态位,那么就会严重影响以蚊子为食的生物,一旦出现生物链其中一段的物种灭绝,失去生态系统平衡,也许会造成毁灭性的物种大灭绝。6.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家园,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湿地生态系统栖息着丰富的路上和水生动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海洋生态系统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和2.5万余种植物,是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最重要的场所。7.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如果其中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破坏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使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8.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动物救助站,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西双版纳建立的野生动物救助站野象谷。为了保护生物遗传资源建立的国家基因库。为了保护丰富的鸟类等动物资源而建立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建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9.2000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增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视。4.地表流水的力量1.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形成的流水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土地会受到侵蚀。侵蚀会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2.在同样的降雨量下,较陡坡度上的土壤会随着降雨形成的水流而流失,而较缓坡度的土壤流失量较少。3.河流的上游,河道比较窄,坡度很大,水流很湍急。河流的中游,河道比较宽,落差减小了,水流没有上游湍急,相对缓慢了。河流的下游又平又宽,水的流速是最慢的。河流经过河道后,河道两侧有明显的被水流侵蚀过的痕迹,河道的两边有轻微塌陷。上游的水流速度是最快的,带下来很多的泥沙。水流经上而下流淌,速度越来越慢,从上游、中游冲下来的泥沙都堆积在了下游。4.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5.除了流水外,海水、风的力量都能对地表物质产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6.地球表面每天都在受着各种不同外力的影响,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7.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是常见的地表形态。山地:山坡陡峻,山顶高耸,海拔较高。丘陵: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较低,高原:边缘有峭壁,但地面比较平缓,面积较大,海拔较高。盆地:四周较高,中间较低,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盆平原:海拔较低,地面低平宽广,起伏不大。5.地球的内部结构1.根据地表发生的一些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信息。地球表面有很多峰峦叠嶂的高山,高山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的,地球应该是一个由岩石组成的实心球体。从火山喷发来看,地球内部很有可能充满了滚烫的岩浆,地球内部应该是由某种温度很高的

不堪一击 发表于 2024-5-16 18:38:19

本帖最后由 不堪一击 于 2024-5-16 18:57 编辑

物质组成,比如岩浆之类的。 地球内部应该是充满气体的,地下蕴含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人们可以在陆地或者海洋中建立气田进行开采,地球可能是一个充满了天然气的“气球”。地球内部温度应该很高,地热引起地表水温升高,形成温泉。2.在不剖开物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光照、敲击、打孔、听声的方法观察物体。3.地质学家为了寻找证据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沿孔深取样,这种方法叫钻探。也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及传播路径的变化等信息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4.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等研究发现,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固体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组成,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海底地壳的平均厚度为七千米。地幔:地壳下面的圈层主要有致密的造岩物质组成,它的厚度约为2900千米,一般认为,在地幔与地壳相接的地方,存在一个软流圈,他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地球内部最中心的部分科学家推测,这一圈层是由高压状态下的铁,镍等金属物质组成的它的厚度约为3480千米。5.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是由高温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岩石。化石就在这类岩石中出现。变质岩是原来已经存在的岩石(岩浆岩或沉积岩)在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发生结构、矿物组成等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岩石。6.地震1.全球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些地震会给地表造成破坏,给人类带来灾难。2.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3.地震是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4.地球的内部物质在不停地运动着,山川也在不停地变化着,这些运动和变化有的非常缓慢,有的突然而剧烈。地下的岩层并不是铁板一块,很多地方都有裂缝大的叫作断层。如果断层一侧或两侧的岩石发生突然移动,就是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得很远,还会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5.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楼道等安全通道应避免放置杂物;平时要准备好应急救援包;地震发生时就地避险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躲避;振动间隙或停止时,应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切勿靠近易倒塌的建筑物;互帮互助,协助受伤的人。6.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地动仪。7.火山喷发1.火山喷发的形成: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内部上地幔的上部的岩浆,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形成断裂带,也就是火山通道在极大压力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形成火山喷发。2.火山喷发时地面会震动,火红的岩浆喷涌而出,火山灰、浮石、碎岩飞泻而下。3.在塑料瓶盖上钻一个小洞用薄纸将小洞封住在瓶内装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拧紧瓶盖,用力挤压塑料瓶,红水会冲破薄纸喷射出来。4.在烧杯里用土豆泥做一个小山模型,将山体中间掏空并注入番茄酱,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番茄酱会冲破土豆泥冒出来。5.地球内部炽热的熔融状物质称为岩浆。由于地壳运动,受到压力等作用的岩浆向上寻找喷发口。当有的岩浆顺着地壳的薄弱处喷出时,就会形成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岩浆及伴生的气体和碎屑物质喷出后,在地表冷凝、堆积而成火山体。6.火山喷发后带来的影响:海底火山喷发会引发地震或海啸;熔岩流摧毁植被和道路;火山灰造成大气污染影响航空运输。7.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硫磺等火山矿物。火山灰是天然肥料火山附近的土壤肥沃。8.太阳、地球和月亮1.在宇宙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他在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转,运转一周是一个月,月球同时也在自转。2.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它在不停自转的同时,还带着月球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无论是月球围绕地球的运转方向,还是地球的自转和它围绕太阳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正是月球,地球和太阳的这种相对运动产生了月相变化,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的现象。3.在日地月系统中,太阳是光源,当地球运行到月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就进入了地球的阴影区,这时部分月面或整个月面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就形成了月食现象。月食在半个地球上同时可见,但每年最多发生三次月食。4.日食其实也是因为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现象,发生日食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于是,地球上的一些地区就出现了月球的影子,出在影子中的人,就看不见太阳了。也就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5.在观察日食时千万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损害视力。9.太阳系1.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照体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2.太阳系中,除了太阳和行星,还有卫星、矮行星、小行星、流星和彗星等。3.太阳系是由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围绕着太阳运转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在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之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在围绕着自己运转。4.在太阳系里,还有一种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天体成为矮行星。5.小行星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大多分布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组成小行星带6.太阳星中还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天体——彗星。它拖着长长的尾巴,民间称它为扫帚星,慧星的轨道又扁又长,轨道的一段距离太阳很近,另一段距离太阳非常远。7.在太阳系中,还有一些尘埃或固体块,它们如果闯入地球大气层中,并与大气摩擦,燃烧而发光,就形成流星,有时还会形成流星雨。有的流星体燃烧不尽就降落到地面,形成陨石。10.认识星空1.我们观察星星是要选择空旷的,四周环境相对黑暗的地方观察,没有月亮的,晴朗的夜晚更好。也可以使用天文望远镜的工具来观察信息。2.科学家将整个星空划分成88个星座。通过由亮星组成的形象,可以辨认出各个星座。3.我国有独特的星象传统,在发展过程中,人们曾将星空划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以及分属于三垣,二十八宿的内外星官。4.中国的星宿和十二星座不一样。5.北极星位于北方天空,几乎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位置,因此常被用来辨认方向。6.人们把北天区的一些亮星想象成大熊和小熊的形状,分别称为大熊座和小熊座。北斗七星的斗柄和北极星分别位于大熊和小熊的尾巴上。7.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如下:a.在北方天空中找到呈斗形的北斗七星。b.连接勺口的两颗星,从第二颗星往第一颗星的方向画一条延长线c.将此线延长至大约两颗星之间距离的5倍远处,就可以找到北极星d.北极星所在的方向便是正北方8.为了方便认星、找星,人们制作了活动星图。11.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1.古时候,人们主要用肉眼观察星空,他们对宇宙形成的认识:我国古人的天圆地方说;托勒密建立的宇宙地心体系;哥白尼提出的宇宙日心体系。2.17世纪以后,人们开始借助望远镜观测星空。1609年,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巡视夜空,看到了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恒星,证实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1671年,牛顿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781年,赫歇尔利用自制的反射式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他还绘制了银河系图。1846年,人们借助万有引力定律,在计算的基础上,发现了海王星。3.现在科学家不仅可以利用先进的望远在地球上观审中遥远的天体,而且可以利用火箭把人造卫星,宇飞船,空间探测器等送入太空,直接开展科学探测。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搭载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1976年海盗1号测器登陆火星。1990年发射升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能观测到超过13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哈勃望远镜观测到草帽星系和蝴蝶星云。4.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只是宇宙众多星系中的一个。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很多由无数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仙女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就是目前我们观测的宇宙。5.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6.2003年10月15日,我国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上太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7.2004年,我国正式启月球探测项目——嫦娥工程。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完成月背采样后,将携带采集的月壤返回地球。8.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这为我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好了准备。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神十七宇乘组与神十八乘组完成在轨轮换,神十七三名宇航员已于4月30日返回地球。12.认识飞行器1.为了飞向天空,人们发明了各种飞行器:1783年,蒙哥尔费兄弟发明了热气球;19世纪末,奥托.李林塔尔发明了滑翔机;1900年,弗朗西斯.波多特制作了自行车飞行器;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出第一架动力飞机;翱翔在云天中的现代民航飞机。2.为了飞离地球,人们又发明了各种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冲向太空的运载火箭;可重复往返于地面和太空之间的航天飞机。3.人类的许多创造灵感来自大自然。飞机机翼的设计正是受到鸟翼形状的启发,机身的形状也很像鸟的流线型身体外形,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空气的阻力。飞机设计师模仿蜻蜓翅膀上的翅痣,在机翼的前缘末端增加配重,解决了飞机的震颤问题。4.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就是仿生学。5.仿生学的知识对于我们设计和制作一种飞行器的启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实现飞行器环保功能;有效的提高飞行器的整体性能。6.飞行器是由人类制造能离开地面飞行的器械和装置,包括航空器,航天器,火箭等。7.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如热气球,飞机等。他们主要是依靠空气的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升力而升空飞行的。8.能够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他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在引力作用下完成轨道运动。9.火箭可以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他们的动力来自火箭尾部喷射高速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13.制作“火箭”1.反冲饮料瓶实验是以水的反冲作为动力使塑料瓶转动起来。气球车是以空气的反冲作为动力使气球动起来。2.纸火箭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水火箭用水和空气的反冲作为动力,能让火箭发射升空。3.如果火箭飞行不平稳或飞的不高也不远,改进方法:改进头部,减小阻力;增加尾翼,增强稳定性。14.模拟探索:到火星上去1.目前,我们人类还无法在火星上生活,但是可以通过对火星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它适合人类生存。2.火星表面温度-132摄氏度至28摄氏度;一天时间24小时37分;地面状况干燥贫瘠,有火山和沙漠;大气状况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缺少氧气;缺少水,但有地下盐水湖。3.由于火星与太阳的距离远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因此火星上看到的太阳大小只有地球上看到的约三分之二。因为没有明亮的月球和光污染,火星的星空看起来更壮观。4.在火星探测器上安装减速装置或缓冲装置(降落伞、减速缓冲器、着陆支架)可以使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5.在火星上,我们怎样生存下去?哪些方法可以让火星的环境变得和地球一样适合我们居住?1)建立一个巨大磁场来保护太阳风不再无情的剥离火星的大气。2)融化两极释放二氧化碳增加火星温室效应,这需要在火星轨道上建立太阳反射镜聚焦两极。3)温室效应以及火星大气密度增加后再逐步释放两极封冻的水。4)移植极耐恶劣条件的藻类植物,改善火星大气成分。5)改造火星土地使之适合种植普通作物。6.2020年7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目标,开展对火星的科学探测。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下载地址:人教鄂教版2024荆门市重点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zip (访问密码: 668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鄂教版2024荆门市重点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