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40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国庆70周年yuè( )兵式lóng ( )重开始了,xuān rǎng ( )的人群一shùn( )间安静下来,人们心潮péngpài( ),一种国人的自豪感在内心荡yàng( )着。祝福伟大的祖国!我们强大的中国是任何反动势力无法dǐ yù( )的! 2.按要求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4分) (1)下列词语书写、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璀(cuǐ)璨 洒脱 沸腾 自做自受 B.颓(tuí)然 惊慌 枯萎 景然有序 C.揪(jiū)出 疙瘩 干燥 别出心载 D.日寇 豪迈 汇集 惟妙惟肖(xiào)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已”的意思是( ) A.已经 B.停止 C.后来,不多时 D.文言副词,太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草园”诗社今天_________成立了! ②王老师高兴地向同学们_________:“下周,我们学校将举行运动会。” ③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做好环境保护的_________工作。 A.宣告 宣布 宣传B.宣布 宣告 宣传 C.宣传 宣布 宣告D.宣告 宣传 宣布 (4)“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这句话是( ) A.动作描写 B.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环境描写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军事行动不包括( ) A.四渡赤水河 B.强渡大渡河 C.巧渡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 (6)“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句话运用了( )手法。 A.比喻B.夸张C.排比D.对比E.反复 (7)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野草》,课文刻画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农村少年--闰土。 B.《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展开的。 C.《草原》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D.《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 3.积累运用。(16分) (1)雨原本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苏轼写道:“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杜牧感慨着:“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气势磅礴的黄河,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司马迁来说,“初心”就是忍辱负重,编成一部前无古人的史书;对于狼牙山五壮士来说,“初心”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桥》中的老支书来说,“初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可见杜处士特别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即使保守推算,每年也最少倒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有一万人因饥饿丧生,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死亡。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发现的问题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以上现象,你有什么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7分) 枭将东徙 枭①逢鸠②。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猫头鹰。②鸠:斑鸠。 1.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1)子将安之?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东徙。________________ 2.枭将东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