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回复: 3

[专辑] 上海老城隍庙乐队 - 丝竹韵江南(绝版)【24bit 96kHZ Fla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5: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_副本.webp
挖掘民族音乐宝矿,记录这广袤土地上的音乐传奇,民族音乐厂牌印音乐倾力推出国乐**系列,传承中华文明,邀请众多国乐泰斗级宗师,挟名琴绝技,经典演绎倾城倾国旷世之音。系列囊括古琴、二胡、高胡、箫、笛、琵琶、古筝、唢呐、埙等乐器,每一篇目都将精挑细选,只为听众带来一场国乐盛宴。空阶滴水,暗染菊香,琴坐弦翻,流韵铮铮……名琴、名家、名曲,尽显我华夏民族之传世古韵!
江南丝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主要使用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最早起源于明代嘉隆年间,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至明代万历末年,新乐种“弦索”在苏州地区形成,成为江南丝竹音乐的前身。
历经四五百年,承前启后,打磨成金。明代嘉靖杰出音乐家魏良辅开创性水磨腔,再加以张野塘为中坚的丝竹乐队,从此珠联璧合、金玉相照。“采苏杭之丝,截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粹,江南有丝竹者也。”丝竹之声,曲调优美,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优雅。丝竹之形,技法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讲究“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声形俱佳、观赏性十足,显现出“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包含着谦冲、协调等内在表现,在民族音乐史、戏曲、民俗等方面都极具研究价值。

艺人介绍:
20世纪八十年代中,为抢救民族音乐遗产,编者特邀了一批年逾古稀的老一辈城隍庙江南丝竹演奏家,如出生于日本八岁回国的苏祖扬老先生(二胡),时年78岁,马恒章老先生(琵琶),时年78岁,张银泉老先生(笙),时年78岁;徐中仪老先生(扬琴)、周有德老先生(洞箫)等也均年逾花甲,他们演奏的文曲早在三十年代就盛名上海滩,就是他们把民间的丝竹乐第一次搬进了大雅之堂——上海兰心大戏院。

曲目介绍:
01.怀古
《怀古》是一首古老的中国民乐曲,其作者、来源已无法考究,但从其名字与旋律可以分析出作者对往昔的事物有着不舍的情感。

02.霓裳羽衣(霓裳曲)
《霓裳羽衣》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为道教所作,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同时这首曲也为唐代宫廷舞蹈所用,由唐玄宗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不过至今舞蹈已失传。

03.灯月交辉
《灯月交辉》又名《刺绣鞋》,浙江民间乐曲,这首乐曲源于十番锣鼓这一音乐形式的曲调,因为常常被用于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演出,故取此名。

04.凡忘工
《凡忘工》又名《阳八曲》《倒八板》,是一首广泛流行于全国的传统丝竹文曲,是民间器乐曲《老六板》的变体。

05.青莲乐府
《青莲乐府》是琵琶大套文曲。华秋萍的《琵琶谱》中包含《清平词》、《凤求凰》、《三跳涧》、《玉连环》四首文板小曲。李芳园在其琵琶谱中将这四首小曲连成一套后分为四段:清平词、举杯邀月、风入松、石上流泉。依托“青莲居士”李白所作,即名《青莲乐府》。

06.云庆
《云庆》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又称《庆云板》或《景星庆云》,系从《锣鼓四合》套中的《云庆光》一节发展而来,可被解释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赞美。

07.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百度网盘链接: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发表于 2025-3-24 1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资源!
发表于 2025-3-24 13: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资源
发表于 2025-3-24 1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再接再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海水之声

海水音乐

海水VIP

免责声明

论坛功能

投诉维权

帮助中心

论坛公告

联系我们

微信号:wglkyj

QQ:54528858

联系:54528858@qq.com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仅为网友提供音乐信息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本站不提供任何音乐本地下载,不为其版权负责,服务器不会保存

资源均网友第三方网盘链接分享,侵犯权益请联系第三方申请删除

网页的内容侵犯您权益,请联系管理员邮箱,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海水之声微信群

手机版|无损音乐视频下载网站 ( 鄂ICP备2024076216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 01:09 , Processed in 0.636371 second(s), 22 queries .